走不出浓浓的故乡情结,更走不出的是深深地国土情怀。出生于农村、成长在农村的我,一直与土地有着亲密的接触,脚下的这片沃土让我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切感。一个偶然的际遇,我幸运的走进了国土队伍,成为基层国土战线上的一名新兵,与我的战友共同肩负起了“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神圣职责,从此我的人生就与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短短的几年里,我从什么也不懂到成为工作中的行家里手,复杂繁忙的基层土地管理工作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责任与担当。还记得那一年我在基层分局工作,在冬季里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一位老人冒着大雪找到分局,情绪非常激动,说别人家都有土地证,而他家却没有,又哭又闹的,非要我们给个说法。等老人的情绪稳定下来后,我们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询问,原来老人的房子是1978年以前修建的,没有批复材料,不符合现在发证规定,所以没有为其发放土地证书。在了解了基础情况后,为了尽快给老人补办土地证,我们冒着严寒多次到老人所在的村委会进行调查取证,按照当时宅基地发证的有关规定,像老人家这种情况,属于村庄规划房,应当先由村委出具建房证明,经乡镇政府审核批准后,方可补办手续。实地测量、四至调查签字盖章、填写各类表格、报批审核,我们加班加点,以最快的速度为老人办理了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当老人手捧鲜红的土地证时,激动地热泪盈眶,连声说:“多亏你们啦,辛苦了!”看着老大爷满意的笑容,我们顿时觉得所有的辛苦与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这是我们国土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俗话说:“勿以事小而不为,勿以事大而为之”,这些只不过是我们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但我们却明白这样的“小”事在老百姓的心坎里却不“小”。
作为一名基层国土管理工作者,我深知日常工作中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国土系统的总体形象,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非常注意工作方法和工作纪律。还记得那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我们在例行日常土地巡查过程中,发现某农户私自在自家果园里建设养殖大棚,他认为在自家地里建个大棚很平常,也没影响到别人,是他自己家的事,这也算违法吗?但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程序,他应到当地政府部门、畜牧部门、国土部门办理养殖用地手续,否则就属于违法占地行为,针对他的这种情况,为了避免产生更大的经济损失,我们下达了《违法用地停止通知书》和《违法用地整改通知书》,要求该用地户立即停止建设并到主管部门办理设施农用地使用手续,该用地户却无法接受我们的处理结果,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对着工作人员又是恐吓、又是辱骂,我们没有退缩和畏惧,仍然义正言辞的对他讲解国家土地政策,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设身处地的告诉他这是国家法律规定,不是我们想难为某个人,如果不制止他将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最后他总算明白过来,接受了处理并给我们道了歉。十五天以后,当该用地户激动的拿着设施农用地批复手续向我们表示感谢的时候,我们早把挨骂生气那回事抛在了九霄云外,只要是为了工作需要,只要是群众理解和支持,只要真正能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我们受点委屈算不了什么······
基层国土卫士身处土地管理工作的最前沿,经常会面对面的与基层老百姓打交道,有些群众的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任意侵占、破坏土地行为较为严重,因此在工作中时常会遇到一些不支持、不理解国土工作的人,对此我们更需要做的就是耐心讲解相关政策法规,宣传“以依法用地为荣,以违法占地为耻”的土地政策,呼吁他们学法懂法、知法守法,自觉保护土地资源,自觉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科学利用土地。无数的工作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公仆意识,只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宗旨,人民群众就会信服于我们,就一定能树立国土系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才能真正把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做好。
国土卫士,一个崇高而又神圣的称谓,他的责任重于泰山,他的辛苦难以言喻。今天,无数的基层国土卫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奋战在基层国土资源的前沿阵地上,北到下营海港、南到北孟矿山、西到龙池盐碱滩涂、东到卜庄经济开发区,无论烈日当空还是寒冬腊月,田间地头、厂矿企业到处都是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在1578.7平方公里的昌城大地上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昌邑的经济腾飞和社会稳定砥砺前行,一起谱写着新时代国土卫士的新篇章。
正值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作为国土人,我们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为己任,切实履行好“国土卫士”的神圣职责,全力以赴做好国土资源基层管理工作。在此让我们一起向伟大祖国致敬,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致敬,向身边这些可爱的国土卫士致敬!
昌邑市国土资源局 付红霞